
3M x 3M
10个城市公共空间
10个有温度的书屋
它们散落在机场、火车站、轻轨站、步行街、滨江路、公园里、医院
犹如文化的火种
成为这座城市灵魂的避难所、精神的家园和理想的驿站
2017年精典书店荣膺亚洲十大文化地标书店
在精典书店20周年之际
董事长杨一先生以一个文化传播者的情怀
携手《WATCH旁观者》设计财经杂志、高戈允禾文创、重庆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以及重庆创意设计家协会
联合发起“处处有精典”城市阅读空间公益行动
著名华人设计脊梁/师道联盟·亚洲顶级设计智库发起人张清平先生、源道建筑规划设计兰京先生、向北建筑设计李向北先生、海力空间冯焕辉先生、可是机构孔翔先生、博蓝建筑庞博先生、惟尚悦恒建筑贾静先生、默存设计季青涛先生、微观设计吴钒先生、物集装饰设计郑宏飞先生十位享誉海内外的设计大咖先行介入。
以设计的名义,传播文化,投身公益!
精典书店董事长 | 杨一
书店存在的意义——精神生活的空间
“西方人的精神生活可以在教堂完成,他们有着固定且集中的思辨空间,中国不是一个宗教国家,当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来完成精神生活,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空间应该在哪里呢?”解甲归田,遁影山林,“出世”的空间选择,是中国传统士人追求精神生活的方式,而现代城市中的现代人,“困居”在城市的大网中,书店无疑是使人慢下来完成精神体验的最佳场所。杨一先生一方面思索着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生存的可能性,一方面也坚信,书店作为一个城市的精神生活空间,为城市文化创造的意义与价值。
图片 | 言·隅·空·間 摄
城市公共阅读空间——都市人的心灵驿站
“下雨天的夜晚,这个空间还亮着灯,里面有一个人,不管他是乞丐,还是白领,他在安静地看着书。”杨一先生谈到:”我希望这些空间是人在漂泊中的城市驿站”。无论是在机场、火车站、轻轨站、步行街、滨江路、公园,这些3X3,九平方米的空间,是城市小小的灯塔,是忙碌的社会人停下来,体验阅读,体验文化,自我慰藉的精神家园,它可以成为城市空间中我们心灵的避难所。
图片 | 言·隅·空·間 摄
源道建筑规划设计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香港皇家注册建筑师/重庆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联席会长/重庆设计脊梁20年20人 | 兰京
作为此次活动的先行者,兰京老师率先完成了第一个书屋,1988年兰京老师在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完成了重庆直辖一号工程朝天门广场,20年后,兰京老师在朝天门对岸江北嘴设立书席再次对话重庆城。兰京老师表示,设计灵感来源于太空舱,在茫茫的宇宙中远离世俗的喧嚣,是一个具有归属感的栖息空间,太空舱采用了最先进的BMI技术,整个设计充满了未来科幻感。从远处看,熙熙攘攘的人潮与安静的太空舱犹如两个时空叠合在了一起。木质的原色、装配式的结构与头顶上方的国泰艺术中心标志性的红黑钢梁相互呼应,营造有趣的太空阅读及观景体验,为重庆这座网红山城增添艺术书香气息。从远处看,熙熙攘攘的人潮与安静的太空舱犹如两个时空叠合在了一起。
兰京 | 书席作品
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深圳华筑设计机构董事/重庆向北建筑设计机构创始人/重庆大学建筑学院、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重庆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联席会长/重庆设计脊梁20年20人 | 李向北
艺术是无处不在的,书也应该无处不在,书如何跟这个城市产生关联,我们是通过这样的行为表达一种主张,呈现出来是需要视觉表达力的,这组建筑最大的关联不是建筑学,而是社会学,从这个角度去实现它的价值,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个单建的事物,3X3这个面不太,但它是巨有爆炸力的。
CIID19专委会会长/可是机构董事合伙人、设计总监/重庆设计脊梁20年20人 | 孔翔
博蓝建筑创始人、首席设计师、规划师/英国利物浦大学建筑学硕士/四川美术学院导师/重庆大学规划学院客座导师/金瓦奖2017年度十大杰出青年 | 庞博
在英国有很多的小书店,支付一英镑,就可以把书带走,再到其他任何城市里的一个书店,把它还回去,拿回支付的一英镑,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我最近坚持坐轻轨,也是因为可以在轻轨上看看书,这个城市还是有许多人愿意阅读的,只是缺乏空间和氛围,能有机会我们通过设计去创造阅读的空间,是在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默存设计创始人、设计总监/重庆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理事/IDS国际设计先锋榜2017年度商业空间金奖/金瓦奖2017年度商业空间十佳作品 | 季青涛
精典书店也表达“想把门槛降低”,面向大众的启蒙,其实大多数阅读是在普及我们的基础文化知识,我很荣幸地参与其中,用设计为文化发声,这是“设计介入日常美好”的最好方式之一。
——季青涛
设计师季青涛的装置阅读空间作品位于繁忙喧器的3号线观音桥轻轨站内,他对这次的装置阅读空间设计充满了感情。他说,第一次去轻轨站勘场的时候,看到来来往往的匆匆人群,心里就有一些感触。每天生活在忙碌中,是否有时间静下心阅读?还是我们已经认为阅读不再重要了?希望通过这次的装置设计,引起关注,在乘坐轻轨时可以偶遇阅读,感受阅读的美好。
装置外观采用仿木制铝合金构架,用流线型的不锈钢镜面包裹,人群匆匆忙忙走过时,便能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发现隐匿其中的阅读空间,通过阅读空间赋予这个城市一种特殊的氛围,感知一些生活的状态,达到对大家生活状态的一个提醒。短短片刻,以书渡人。
季青涛 | 书席作品
微观设计总设计师/重庆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金瓦奖2017年度十佳设计机构 | 吴钒
纸质书与电子刊物之间共进的关系,是我在设计这个空间考虑的问题,怎样去坚守并良性地推动纸媒的发展。设计上,我更倾向于设计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外部流动地 “人来人往,车来车往”中,内部是静态的阅读活动。
高戈允禾文总经理刘凌鸿先生
刘总详细的介绍了十个项目的选址、媒体方、赞助商及相关后续工作,他谈到本次项目旨在让设计让艺术在客观存在的城市空间里闪闪发光。
《WATCH旁观者》设计财经杂志出品人/重庆室内建筑设计联合会联席会长兼秘书长/师道联盟·亚洲顶级智库总执行长/朱柏霖先生
《旁观者》致力于推动设计的公众影响力,希望通过城市阅读空间公益行动,用设计给予城市创造“美好生活”“美好关系”更多的可能性,让公众在有设计、有温度的空间里去阅读城市,感知生命。
十分感谢到场的惟尚悦恒建筑方案总监黄礼刚先生、兰京老师助理孙大为先生、孔翔老师助理金晶女士、郑宏飞老师助理李亚雪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