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拒绝网红,设计才能成为经典

“凡建筑能被称之为‘经典’,它必然在经受了岁月变迁时代更迭之后仍然能让人感动的,而不是一时的网红流行。”

陈 俊

元象建筑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

-


孔子曾言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陈俊身上有着师者的儒雅气,又有作为建筑师、设计师的探索欲。他能让老者安心于所营造的空间中,朋友们信任他在建筑上所达到的专业素养、创造力和高品质,学生仰慕并学习他通过建筑所展示的理念与精神。

无论是早期轰动一时的实验性建筑7m²极限住宅;还是2015年建的第一个民宿“慢屋·揽清”(登上《Domus》《建筑学报》《时代建筑》等主流设计媒体);亦或是去年荣获2019英国 Dezeen建筑奖的重庆约克北郡幼儿园;他的走红出名却丝毫没影响到他的作品始终与浮华相疏离的气质,相反他的每个作品都呈现出建筑本身的独创性与不可替代性。

“不做重复”对任何创造者而言都是非常大的挑战,但陈俊和元象建筑团队似乎总能为自己的创造找到新原点。采访中,陈俊对建筑设计透露出的执着、对品质和细节的渴求令人印象深刻。访谈“金句频出”,印证了他的成就并非偶然。

Text
Editor
Photo

内容来自

旁观者:您设计生涯的起点及美学启蒙源于哪里?


陈   俊:小时候因为外公的书摊堆着港版《东周列国》的连环画,深深地被这些白描画所吸引,于是自发地开始了临摹训练,或许这就是最早的美学启蒙。初中的时候则通过拼装模型与绘画“研究”军舰、飞机、汽车等等,后来发现这些工业产品设计似乎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因为隔壁邻居大哥是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的,开始对建筑学这个专业有所了解,于是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报考了建筑学,开始了设计之路。


旁观者:您的设计思维或者设计哲学是什么?对您影响至深的行业人物是谁?


陈   俊:IDO元象建筑slogan里很有重要的一句:“拒绝时髦、流行的设计手法及套路”,我们坚持从原点思考,立足当下,追求设计之本真,力求在创作中提出直接而质朴的解决方案,这是团队建立的初心,这种设计理念已经变成元象建筑的人格化符号。


我们的设计原则应该还是比较清晰明确的,比如我们在做乡村项目,在做慢屋系列的时候,会考虑到建筑与环境、建筑与风景之间紧密的联系,考虑当地的文脉关系的传承,得到的建筑也会是一个很自然的状态,但实际上设计中最本质的根源是从使用者的体验感出发的。而在城市中的实践,比如重庆约克北郡幼儿园项目的时候虽然最终外观呈现手法不太一样,但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从使用者的角度,从教育模式的创新上作为设计原点。


图片


图片

| 大理慢屋·揽清


对我影响比较深的建筑师是一位大器晚成、善于思辨的大师——路易斯·康。曾经到过他的埃克塞特图书馆(Philips Exeter Academy)的现场,对我触动很大,相比起看似低调、谦逊的外表,图书馆的内部空间则给人以强烈的场所感,在这样的空间里,你能感受到一种宁静,感受到苍穹的伟大。图书馆外表是方盒子,内部分隔出阅览、藏书、中庭三重空间结构,不管是人还是书,在建筑里都被很好地安放,你能感受到处处的以人为本,建筑师的用心。去现场的时候,这个房子其实已经屹立50年了,你不会觉得这是一个旧的建筑、过时的建筑,在我看来,真正大师级的作品,是会超越时间、跨越时代的。凡建筑能被称之为“经典”,它必然在经受了岁月变迁时代更迭之后仍然能让人感动的,而不是所谓的网红打卡地,只会流行一时。


旁观者:在接项目的时候,您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目前正在着手的项目?了解到元象建筑承接了很多乡建项目,那么以后接项目会更倾向于乡村文旅方面吗?


陈   俊:元象团队规模不大,也一直是在专注于研究型设计,对我们而言最关心的就是项目能不能落地,完成度能否得到有效地控制,每一个设计对我们来讲,不管其规模大或小,都会很用心地去做。


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是华侨城咏归川·安仁项目,地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郊,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目前现在已经在施工了,今年十月有望试营业。项目属于近郊乡村田园综合体,集乡村美宿、有机餐厅、自然教育中心、乡村图书馆于一体。


元象建筑成立至今,设计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未落成,但我们从未停止探究建筑与生活、城市、自然还有人文之间的联系。不管是慢屋系列,还是现在正在做的安仁·咏归川等项目,以及之前完成的重庆约克北郡幼儿园项目,事实上我们没有把自己研究范围局限于乡村,而是希望在不同方向、更宽广的领域探讨设计之本源。


对我影响比较深的建筑师是一位大器晚成、善于思辨的大师——路易斯·康。曾经到过他的埃克塞特图书馆(Philips Exeter Academy)的现场,对我触动很大,相比起看似低调、谦逊的外表,图书馆的内部空间则给人以强烈的场所感,在这样的空间里,你能感受到一种宁静,感受到苍穹的伟大。图书馆外表是方盒子,内部分隔出阅览、藏书、中庭三重空间结构,不管是人还是书,在建筑里都被很好地安放,你能感受到处处的以人为本,建筑师的用心。去现场的时候,这个房子其实已经屹立50年了,你不会觉得这是一个旧的建筑、过时的建筑,在我看来,真正大师级的作品,是会超越时间、跨越时代的。凡建筑能被称之为“经典”,它必然在经受了岁月变迁时代更迭之后仍然能让人感动的,而不是所谓的网红打卡地,只会流行一时。


旁观者:在接项目的时候,您一般会考虑哪些因素?目前正在着手的项目?了解到元象建筑承接了很多乡建项目,那么以后接项目会更倾向于乡村文旅方面吗?


陈   俊:元象团队规模不大,也一直是在专注于研究型设计,对我们而言最关心的就是项目能不能落地,完成度能否得到有效地控制,每一个设计对我们来讲,不管其规模大或小,都会很用心地去做。


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是华侨城咏归川·安仁项目,地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郊,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目前现在已经在施工了,今年十月有望试营业。项目属于近郊乡村田园综合体,集乡村美宿、有机餐厅、自然教育中心、乡村图书馆于一体。


元象建筑成立至今,设计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未落成,但我们从未停止探究建筑与生活、城市、自然还有人文之间的联系。不管是慢屋系列,还是现在正在做的安仁·咏归川等项目,以及之前完成的重庆约克北郡幼儿园项目,事实上我们没有把自己研究范围局限于乡村,而是希望在不同方向、更宽广的领域探讨设计之本源。


图片


图片

| 泸沽湖慢屋·湖湾


旁观者:2019年重庆约克北郡幼儿园(Yorkville North Kindergarten)入围了2019 Dezeen Awards建筑奖,了解到该项目是事务所在重庆主城区完成的以儿童为主进行设计的建筑项目,那么项目之初你的定位与规划是什么?


陈   俊:当时,我们结合场地情况与园方的教育理念,提出“村落”的概念,希望幼儿园建成后能成为孩子们自由探索的城市村庄,主体建筑呈现为U型院落布局面向西侧公园,班级作为独立体量叠合布置,体量之间留出缝隙,使其保持“自由呼吸”之状态。我们希望每个班级都能形成一个“家”的概念,所以各班级不仅在形体上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在材质上也是各不相同,在建筑表皮材料上使用了陶板、红砖、青砖、仿木材料、水泥纤维板以及彩色聚碳酸酯板等不同材料。


图片


图片
| 重庆约克北郡幼儿园
“拒绝时髦,追求内心本源”

旁观者:约克北郡幼儿园项目的设计亮点您认为是什么?

陈   俊:除了设置常规的儿童生活单元、音体室、医护区、合班教室等满足基本教学需求的空间,我们还设置了更多的开放式教学空间:如在二层设置架空层活动平台、设置小舞台使其成为前后院的“视觉焦点”,结合中心庭院设计了大台阶看台空间、并设置了供小朋友玩耍的树屋、滑梯及斜面攀岩区等活动场所;充分利用一、二层的建筑屋面作为室外拓展活动场地;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缝隙同样也形成为了小朋友下课玩耍的趣味空间,大量多功能趣味空间的设置,为儿童自发游戏及情境教学提供了开放性场所之可能。

另外,在设计上我们试图提高音体室空间的使用效率,结合场地环境,打通了音体室南北两个界面,使其成为开放通透的多功能复合空间的可能:封闭时可作为独立的教学空间使用,开放时可结合南北两侧庭院成为多功能的教学场所。为了制造出了“雪景”的幻像,我们在屋面系统上建筑师则运用了铝镁锰板金属屋面系统,较为单纯的屋面统一了多彩的立面系统。不仅如此,我们结合建筑外立面不同尺寸的凸窗,根据幼儿的身体尺度,在室内设置了高低不同的观察窗口,激发小朋友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室外庭院空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 重庆约克北郡幼儿园

在设计方案讨论阶段,我们“大胆”设计了一些亲近自然的场地,比如小沙地、小池塘。根据以往经验,大多数幼儿园认为这种设置会给教学工作带来“麻烦”。但这次校方却认为这种“麻烦”正适合老师引导小朋友们去学习生活小事,比如“收拾场地”、“整理自己的衣服”等等。

旁观者:幼儿园项目给您带来什么额外收获?

陈   俊:目前项目总体来说,一个是在概念上比较满意,第二个应该说还是比较用心。作为方案设计方以及设计全程总控方,在建设的两年半时间里元象建筑的同事们深度参与了对建筑施工图设计、幕墙施工图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的全过程设计品控,在材料定版上谨慎把握、施工期间完成现场巡场指导意见数十次,确保了方案概念得以较高完成度的呈现。

旁观者:您认为建筑师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陈   俊:一是要多看,第二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去判别流行的本质,不要盲目去跟风。设计师在回头看自己作品时,需要有所总结,每个阶段需要去解决一些问题,然后在遇到新任务的时候,能够多去尝试、去突破自我。相比于纯粹探讨形式上的构图审美问题,可能我更关注建构的合理性,更关注材料本身的搭建或构造关系,这些关系如果处理得严谨、合理,建筑自然而然也就“美”了。

图片

图片

| 咏归川·安仁

旁观者:您如何看待建筑与艺术的关系?

陈   俊:引用路易斯·康的话“我们要表达对战争的愤怒,艺术家可以把大炮轮子做成一个正方形,但建筑师却不行”。所以说建筑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是实用主义,和艺术还是有一定区别。从建筑学的角度,我更愿意把图书馆定义成让人可以安心在里面去享受读书、思考、冥想的一个场所,比如之前提到的埃克塞特图书馆(Philips Exeter Academy),就是一个这样的场所。但对于商家来讲,他可以请艺术家把图书馆做成一个“布景设计”,成为一个吸引消费者来消费的“网红符号”,消费者来的目的是为了在“网红点”拍照,作为读书这个图书馆的基本功能空间就被弱化了。或许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家不太关注这个事情,有可能会有人为了引流量去做网红产品,但从元象的角度,我们不太愿意去这么做。

旁观者:旁观者一直强调有温度的设计,那么您如何看待设计的温度?

陈   俊:其实前面也提到过,以人为本,让住在空间里面的人舒适、愉快,而不仅仅是为了拍照去做一个很上相的空间。从慢屋·揽清到仙女山慢屋·归原项目,我们一直在进行这方面关于人性化的设计思考,如何在日常使用细节上让人用起来更顺手。我们认为设计的温度不仅仅体现在建筑材质的选择上,除了材质本身的温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设计中各方面体现出来的善意。

图片

图片

| 重庆慢屋·玉峰山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