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锫:会自然之心,以传统东方哲学探索当代建筑

建筑师需要有一种修养,要对自然有敬畏心。尊重、敬畏自然的人和忽视自然的人做出来的建筑一定是不一样的。

朱锫

朱锫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代表作品: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寿县文化艺术中心、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大理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蔡国强四合院改造、DCT设计博物馆、北京太庙美术馆、靖江文化艺术中心等

-

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创作生涯的起点,朱锫与建筑设计“相遇”的故事与一面墙有关。

“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表达方式,我从小就喜欢用图像来表达内心的情绪。”幼年时期的朱锫便表现出与周遭孩子的不同——不论高兴还是难过,他的表达方式都是画画。幸运的是,朱锫有一位开明的母亲,非但不限制他的“乱涂乱画”,反而在家中专供给他一面白墙作为“画布”,“只要不越界,我可以在上面随便画。”这面小小的墙记录了朱锫的童年生活,也见证了一位建筑大师的诞生。忆及往昔,朱锫感慨这样的经历尤为难得,今天的孩子受到太多条条框框的规矩束缚,看似物质极大丰富,却失去了自由表达的机会。

做建筑同样如此。“建筑要顺势而为,任何事物,如果做起来费劲、别扭,多半是违背了它内在的规律。”在朱锫看来,城市有其自身的根源,包括当地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历史文化,以及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建筑应当根植于地方文脉去“自然生长”。根源与创造,正是朱锫自然建筑哲学的基石。

Text
Editor
Photo

内容来自

在“2017年度未来建筑奖”中获得“最佳文化建筑奖”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很好地诠释了朱锫关于“根源与创造”的建筑哲学。


图片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 ©朱锫建筑事务所


素有“瓷都”之称的景德镇“因窑而生,因瓷而盛”,砖窑不仅是城市的起源,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与交往空间。因为要做瓷就必须建窑,窑边上要有作坊,人在作坊里居住,于是形成了窑、作坊、居住三位一体。寒冷的冬日,人们会移到窑棚边上,借着窑的余温取暖,谈天交流,此时的窑便超出了原本单一的功能,变身为人与人的交往空间。毫不夸张地说,窑如同这座城市的血液,渗入到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在思索如何建造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时,窑和人的这种深刻联系给了朱锫极大的灵感启发。既包括尺度、结构、外型,也包括材料乃至瓷器的来源。博物馆附近有许多御窑遗址,建筑所用到的砖约有20%都来自景德镇的老窑砖,一靠近它,便仿佛感受到来自过去的御窑的气息。


图片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 ©朱锫建筑事务所

图片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 ©朱锫建筑事务所


博物馆由多个大小不一、体量各异的双曲面拱体结构造型构成,外形灵感正是来自于景德镇的传统窑炉。

因为根植于景德镇,“它是有温度的”,朱锫解释道,“设计御窑博物馆,一定要跟它原来的环境有关联,和它建造和生活方式有关联,这些思考形成了我建造御窑博物馆最初的基本想法。”


当时,朱锫团队做了十几个拱,每一个拱体都不一样,甚至一个拱从这一端到另一端的尺寸也在变化,如此复杂的东西,怎样实现?这是项目设计中的关键点,也是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也能建成,但那样就违背了建造的基本规律,与朱锫的理念不符。最终,朱锫看向过去,在历史与传统中寻到了答案。“工匠用手一寸一寸地铺砌砖块,最终构成一个鱼形的双曲面。”建造御窑博物馆的所有智慧都源于当地的文化和传统,朱锫认为,这很接地气,也只有这样做出来的建筑才可信。


图片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 ©朱锫建筑事务所


八大艺术形式中,建筑和音乐最为接近,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但在朱锫看来,“建筑是流动的音乐”。御窑博物馆分为地上、地下两层,门厅位于地上层。当人们在走向它时感到体量的亲和感、感受到它的尺度和城市中现存的建筑保持相似性,时而室内时而室外的拱体展览空间,人穿行在其中感受历史的沉淀,建筑和时间、和人的身体发生联系,从室外到室内再到室外的过程中,人能感知天气的变化、风声雨声,就如同流动的音乐,每一片墙每一块砖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图片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 ©朱锫建筑事务所

建筑宛如流动的音乐 一砖一瓦皆可诉说故事 “藏、息、修、游”蕴含于东方传统哲学中的建筑精神 建筑教育不能做成职业教育 建筑师须会“自然”之心

在朱锫眼中,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和建筑有它自身的一种精神所在,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藏息修游”。中国的传统绘画强调的是经验和感悟,注重精神的把握而非细节的复刻,虚实相生,用大量的留白去激发人内心的想象;而西方文艺复兴是把透视发挥到极致,强调对事物精准的刻画。图片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 ©朱锫建筑事务所

而建筑的精神也一脉相承。东西方建筑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观差别很大,比如西方的教堂只能望其高,却不可游;中国虽也有高的建筑,比如塔,但东方文化强调水平院落重重帷幔,一层一层凸显出空间的层次。中国传统建筑多庭院重门,檐下回廊,是为可游;而西方的建筑大多与墙齐平,内外分明,是没有十里长亭的。这些并非建筑材料的差距,而是自然气候和文化传统带来的差异。

图片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 ©朱锫建筑事务所

2019年7月竣工的寿县文化艺术中心,探索的正是院落和公共廊道之间的关系。在不打断室内连续性的前提下,沿着环形廊道,人们可以穿梭游览,时而在一层,时而又到了二、三层,空间变幻,惊喜亦不断。“人来到这儿,可以不去看书,也可以不去档案馆,可以不进入室内就体验所有的过程。它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吸引人游走、交流、停留、驻足。”朱锫说,这样的建筑就是可“游”的。

图片

寿县文化艺术中心 | ©是然建筑摄影

建筑作品如果没有土壤、没有根源,就无法长久地存续,朱锫对自然建筑的探寻,正是为了用东方传统的智慧,去为当代的建筑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从根源上去寻求建筑的建造法则,此所谓“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图片

寿县文化艺术中心 | ©是然建筑摄影

-

二十多年前,朱锫离开了清华大学的讲台,开始了他国外求学、工作的经历。多年来,他以客座教授的身份执教于多所国际高等学府。终于,在2018年,朱锫应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的邀请,成为中央美术学院教师队伍的一员,出任建筑学院院长、教授一职。朱锫说,他希望未来的毕业生不是简单的职业化建筑师,而是具有独立批判精神和创造力的艺术家。因为建筑师的价值判断力与审美力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最终呈现,进而对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图片

大理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 ©朱锫建筑事务所

“现在很多建筑的价值观不高,没有体现出思考,浪费了资源,也许还破坏了原本很好的建筑和环境。”在朱锫看来,建筑师不能只是盖一栋房子,把人装进去就行了,建筑必须蕴含意义,它需要有启发性,能为人的生活带来惊喜和温暖。“其实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没有相匹配的审美力和价值观,不知道什么是好坏、美丑,这是很可惜的。”

图片

大理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 ©朱锫建筑事务所

要改变这样的现状,还得从做建筑的人身上抓起,建筑教育至关重要。“建筑的教育应该是泛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建筑师需要有一种修养,要对自然、对人有敬畏心。”朱锫坚信,尊重自然和忽视自然的人做出来的建筑一定是不一样的。“今天有很多建筑似乎天生是为拍照而生的,忽略了人在当中停留的感受。为了照片去做建筑,那是把建筑做‘低’了。”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