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鸿鹄:越过人生的珠峰

“人这一生要做的,是找到内心的热忱所在,然后尽最大的可能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留一丝遗憾。”

何鸿鹄

重庆登顶珠穆朗玛峰女子第一人、第四届金瓦奖年度十大生活家、花儿艺术旅行创始人。

Text
Editor
Photo

内容来自

1841年,珠穆朗玛峰被确认。此后,这个严寒、冷峻的山峰,一直吸引着人类前往攀登。据新闻报道,2019年,珠峰的攀登季死亡失踪人数18人,残忍程度在珠峰攀登史上排名第四。在这次攀登中,何鸿鹄凭借着不可多得的运气、多年锻炼得来的体能和过人的毅力,避免成为了这18个人中的一个。在珠峰上,她冒着严寒前进,一次次向自己的极限逼近,一次次与死神小心缠斗。


图片

图片

看到新闻后,很多人发出质疑,明明知道珠峰危险,九死一生,为什么还要去攀登?对于这个问题,何鸿鹄有一番自己的理解。


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历程,是艰辛痛苦、恐惧不安、绝望崩溃,如同经历了一次漫长的人生:因为梦想而坚持,却又在坚持中困顿,在困顿中拼命挣扎,在挣扎中艰难前行,在踽踽前行中追问人究竟该如何沉潜于生命之中,像水融于水里。


图片


图片


2019年5月2日 在珠峰大本营何鸿鹄写道:大本营等待的第二天,说坏天气就要来了,等它来了又走了,我们就出发。二拉的过程是艰苦的,回忆却是美丽的,路上还遇见了去年玛峰的熟人。


2019年5月15日,早上8:30,41岁的何鸿鹄站在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上,成功完成攀登世界之巅的梦想,成为登顶珠峰的重庆女子第一人。


这不是何鸿鹄第一次向高山发起冲刺,在此之前的3年里,她连续登顶川藏第一险雀儿山、有冰川之父之称的穆士塔格峰、世界第八高峰马纳斯鲁峰。马纳斯鲁峰海拔8163米,高度十分接近珠穆朗玛。一直以来,顺利的登山经验让她坚信自己有登山的体能,然后这一次,那种掌控感彻底消失,尽管她曾经历了长达3年的体能训练,1个月的珠峰拉练。回忆时,她感叹道,“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历程和之前的都不一样。”登珠峰,犹如一场与死神的拉力赛。“速度极为重要,跟不上是会丧命的。”


图片


图片


2019年5月18日 何鸿鹄:感谢川藏队协作冒着冻伤危险给我拍的登顶照,虽然是好天气,但那寒冷与大风令我完全不敢取开手套。对于一个末梢循环弱的人来说,此行要求先保住脑袋,其次保住手指和脚趾。


心里咯噔一下,手上的餐具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在珠峰顶上,常态风力是每小时四五十公里,甚至可能出现每小时80公里的情形。高山大风会引起体温骤降,引发生命危险,只能等到最适合登顶珠峰的窗口期才能攀爬。这份等待的煎熬被何鸿鹄如实写在了朋友圈里, “等待窗口期的第九天,天气还是不行。大本营的风很大,我躺在帐篷里都感觉要被吹走。山上风也很大,洛子壁摔了个夏尔巴人人事不省地被直升机送走了……心情低落,等待让人焦虑。“


图片


2019年5月10日 何鸿鹄:大本营大风,山上大风,17号开始风在56左右再次进入无法攀登的坏天气,风的影响政府派出的修路队今天还在c2,几乎所有的夏尔巴都还在山上断断续续运送氧气等物资,这15-16的窗口期重重受阻。


据气象预告显示,2019年的窗口期集中在5月15日到16日,21日到23日这两段时间,其中21日到23日,是天气最为理想的日子。


5月12日,珠峰天气开始转好,与此同时通往珠峰的路还没有修完,攀爬的路况亦决定了登顶的成败。但若将冲顶押在21日、22日、23日这三天, 集中登顶的登山队极易造成拥堵,漫长的等待会加剧氧气的消耗,同样危险。


走还是等?这几乎是攸关生死的抉择。


在5月12日的凌晨,何鸿鹄在朋友圈里写道,“还是决定上了,克服重重困难,凌晨2点出发,希望我的小感冒快快隐身。“事后证明,何鸿鹄幸运地抓住了攀登人数不多的窗口期,避免了造成2019年珠峰灾难性死亡的大拥堵。


图片


图片


然而,幸运的加持并不能免去死神的恐吓。攀登珠峰的困难让她差点扛不住。


何鸿鹄12日凌晨2点从大本营出发到C1营地,经过被称为“恐怖冰川”的昆布冰川。这里冰裂缝深且宽,走在架设在上面的云梯上,恐惧感在此时到达了第一个高峰,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掉进这个被冰雪掩盖的冰缝里,成为不见踪迹的失踪人口。接着,她从C1直奔C2,路程遥远艰辛,开始感到崩溃;13日,攀到洛子壁到了C3,住在稍微用力就会掉在悬崖上的帐篷里;14日,从C3到C4,山峰变得陡峭,且多是冰岩混合段,冰爪踢不进去,滑又滑得很,她一路手足无措地攀爬到了C4。C4以上,便是珠峰海拔8000米以上地区,亦被称为”死亡区“。这里跪立着一具眺望远方如同雪人的尸体。在C4的营地里,没有人能睡着,剧烈的山风呼啸而来,一股股地撕裂登山者的勇气和信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19年5月12日 何鸿鹄:还是决定上了,克服重重困难,3小时后凌晨2:00出发,如果顺利15或者16将登上8848珠峰之巅。望神山接纳对我们温柔以待,我的小感冒快快隐身。

真正的鸿鹄之志


为了能够积攒力气,何鸿鹄拼命地把食物往肚子里送。因为接下来路途依然遥远,体力一旦耗尽,生命也将危在旦夕。登顶的路已是前所未有的险峻,一会儿是石头,一会是雪地,并未康复的感冒加上体力的消耗,何鸿鹄感到自己的身体被逼到了极限。“攀登珠峰,能力跟生命是绝对划等号的。在以往的登山历程中,我可以慢慢走,但攀登珠峰不行,速度就是生命。慢了氧气就耗没了。”

图片

15日凌晨4:30,何鸿鹄看到前方尖尖的山峰,不多的路程,她觉得快要登顶了。然而,直到天光亮起,攀登丝毫没有停止。她的感知慢慢模糊,开始分不清脸上流淌的是鼻涕还是眼泪。时间似乎异常缓慢,分分秒秒都是煎熬。有好几次,她都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不想再走了。”

登顶前的希拉里台阶是一个接近80°的险峻斜坡,仅仅只能容纳两只脚,两旁都是深渊万丈,却是登顶的必经之路。起雾的登山镜,让人什么都看不见,缺氧的状态让人渐渐昏迷,凛冽的寒风阵阵袭来,极度摇摆的人,踏下的每一脚都是险境。何鸿鹄记得自己写给女儿的信,“妈妈把冲顶排在第二,把生命放在第一。”她拼命用各种方式让脑袋保持清醒,“念经,念一些人的名字,不让自己睡着。”

图片

图片

攀登在希拉里台阶

5月15日早上8:30,何鸿鹄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山顶上,滔天的寒风像巨浪,疯狂地拍打着氧气面罩,她眯着眼睛看着远处云海氤氲,翻卷涌动,五色光影波澜壮阔,美得如同仙境的风景,却只觉得“它们像热气腾腾的火山,随时都能吞噬自己”。恐惧不安拉扯着她的神经,她无暇欣赏美景,只想着如何才能活着回去。

这份恐惧并非空穴来风。下撤时,她遇到了一个荷兰人,眼睁睁地看着他因为滑坠跌下山峰,顷刻间失去生命。她心有余悸,固执地骑在一个雪崖上,十几分钟,任风吹,就是不走。不久后,她得知刚刚认识的印度朋友Ravi  Thakar在成功登顶下撤后,死在了帐篷里。

没有一步轻松,一路都是生死险境。为什么一定要登顶?为什么要不断攀爬?何鸿鹄坦言,“不是没有想过放弃,但是我的脚步停不下来。可能这就是我对生命的理解,要去做一些跟梦想相关的事情,才觉得自己的生命是鲜活的。要做就要坚持,要做到巅峰,做到极致。”

图片

图片

图片

2019年5月17日 何鸿鹄写道:5月15日早上8:30从南坡登顶珠峰8848米,我完成了站在世界之颠的梦想!如果你要知道我此刻的感受:我在8千以上断氧2次差点挂了,我冲顶到一半喉咙失声打了一天哑语不说,差点被2口痰卡挂了......全身每一块肌肉都在疼痛,我咳嗽得想要赶紧去加德满都检查是否肺水肿,再让我挪一步路都是不可能的,高山靴连体服背包都是我的仇人再也不想碰那帮重的烂玩意,一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绳子铆点。

作为家中的第三个女儿,身为语文老师的父亲为她取名“鸿鹄”,寓意深远,希望她拥有鸿鹄之志,大展宏图。

然而,这只鸟儿却并没有如父亲希冀的那般考入重点大学,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最后甚至连中学语文老师都没当上。不匹配的成长历程,一度让她背负着这个名字,陷入窘境。有人打趣她,“你这个小身板,叫麻雀还挺好,平淡幸福。”

但她也并不安分于循规蹈矩的人生。毕业后,何鸿鹄上过几次班,都不了了之。没有头绪的生活让和她住在一起的姐姐十分担忧。一次和姐姐大吵一架后,她搬离了家,和几个朋友一同谋划开了个书吧,不到一年,就发现做不下去。

她努力挽回局面,周末做活动召集大家驴行以聚集人气。在书吧快要垮掉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艺术学院院长,院长给她支招,“你们积累的这些线路很有意思,我们艺术考察正好需要这样的路线。”听完院长的话,何鸿鹄毅然决定转型专做艺术旅行。那是2004年,何鸿鹄手里只剩下600块钱,还不够付下个月3000多的房租。

图片

图片

图片

2019年4月12日 何鸿鹄:可爱的澳大利亚机长把我们送到卢卡拉后,我们徒步到帕卡丁,开启了国际著名的ebc徒步行动,昨天徒步到南池,除了美景还见识了ebc的繁华,驮行李的马、骡子、牦牛、背夫、向导和各种肤色的游客有序行进穿梭,各国语言和驼铃声声交织呈现一片繁华山野。

揣着这600块钱,何鸿鹄谈成了第一单,带着一百多人浩浩荡荡地去了广西。创业之路开始绝处逢生。

就这样一直走,那几年为了积累好的路线,何鸿鹄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各个省份。2007年,她遇到了在人生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姑娘山。那是她第一次登山,她站在山顶上看远处大地广袤云雾袅绕,金色的日光从远处升腾而起,霞光满天,壮美的山海让她久久不能言语,像是接受了一次神圣的洗礼。梦想的种子在心里发芽——去攀爬,去眺望,去看世间震撼人心的风景。

攥着心中的一腔热枕,公司越来越大,业务越来越多,势头越来越好,年利润可达几十万元,她决定借钱用以扩大公司规模。可没过两年,危机来了,市场并没有预期得那样好,客户又被挖走大半。困难前后夹击,就像是快要登顶前的绝望坡一样,空气稀薄,体力即将耗尽。在这个时候,放弃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何鸿鹄不服输,她想要再试试。

图片

图片

 何鸿鹄:文化旅游的特征是有明确的求知目的,要在短的旅行中达成饥渴的专业求知,在这个短暂的秋天,服务几万艺术求知者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工程,感恩花儿人的付出,感恩学者艺术家们的付出。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那段时间何鸿鹄的写照。她一个人当两个人用,每天从早上忙到凌晨,只抽空休息二三个小时;凡事亲力亲为,带团去四川折多山,因为路面打滑车辆总后溜,她找来车上的毛毯垫在车轮后,增加阻力。车辆开走后,她还得把毛毯再次捡起。“万一后面还用得着呢?”完了,她迅速地往前跑,嗖的一下窜到车里。

就凭着这一身孤勇,困难被一点一点的克服。债务还清,公司人员从不足十人发展到50余人的团队。2011年,何鸿鹄的姐姐也加入了公司,成为了合伙人之一。

图片

图片

花儿艺术旅行活动

在准备攀登珠穆朗玛峰前的大本营里,姐姐发来消息:“公司的业务在上半年增长了百分之四十五。”何鸿鹄躺在昆布冰川的大石头上,回望来时的路,恍惚间觉得一切像是一场梦。一路跌跌撞撞,迷茫过,挫败过,得意过,惨败过,由着心头的一股劲儿乱窜,硬生生地闯出一条路来。在空旷静谧的山峰上,她开始大声地哭泣,像是发泄,像是思念,像是追忆。

在何鸿鹄的心中,指引自己向前的是她对人生奥义的探寻。燕雀也好,鸿鹄也好,这一生要做的,是找到内心的热忱所在,然后尽最大的可能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留一丝遗憾。


更多内容